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概况
发展概况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1-01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鄂豫陕三省结合带。西汉时期,南阳是全国六大都会之一和全国著名的冶铁中心,商遍天下,富冠海内。汉光武帝刘秀曾起兵于此,成就帝业,故南阳有“南都”、“帝乡”之称。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游历南阳,写下了千古诗篇《南都行》,称赞“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在历史长河中,南阳涌现出了名相百里奚、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智圣诸葛亮、边塞诗人岑参等古代名人和哲学家冯友兰、军事家彭雪枫、建筑家杨廷宝、作家姚雪垠、李季、二月河,考古学家董作宾、徐旭生,发明家王永民等现当代名人,汉文化、玉文化、中医药文化、官署文化在全国影响较大,拥有医圣祠、武侯祠、南阳府衙、内乡县衙、山陕会馆、荆紫关清代一条街、邓州宋金古街、楚长城、不见冢、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纪念地、桐柏革命纪念馆、彭雪枫纪念馆等众多人文景观和黄山遗址、十里庙遗址、八里桥遗址等丰富的古文化遗存。

南阳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拥有2.66万平方公里的秀美山川,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是理想的宜居之地,也是宜游的山水胜境。号称“中华大地的脊梁”的伏牛山雄伟壮观,姿态万千,美景醉人,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其中的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宝天曼林海莽莽,郁郁葱葱,生物呈多样性分布,一派原始森林风光;被誉为二十世纪世界重大科学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群规模大、种类全,且保存完整,对研究远古生命科学具有重要价值。千里淮河发源地、中国革命根据地之一桐柏山钟灵毓秀,蕴藏着盘古开天等许多美丽的传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丹江水库烟波浩渺,一碧万顷,为京津人民源源不断地送去了优质的饮用水。母亲河白河穿越南阳中心城区,形成了北方城市少有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和万亩碧水扬波的壮观景象。

近年来,我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目前,全市(含邓州市)共备案各类博物馆、纪念馆26家,图书馆14个,文化馆16个,城市书房104个,乡镇文化站248个;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77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67处,馆藏文物达21.5万余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5800余件套);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9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3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3个;广播电台14座,电视台12座,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国家A级景区(点)71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25家;省级康养旅游示范村20家,其中5A级1家,4A级9家,3A级10家;省级旅游度假区4家;省级旅游休闲街区4家;省级康养(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区)10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家;星级宾馆60家,其中5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宾馆9家;市级及以上等级旅游民宿36家,其中国家甲级民宿1家;旅行社86家,其中国际社4家;创建了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58家、省级休闲观光园26家、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19家、省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2家。先后获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金字招牌。



版权声明      主办: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113000004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018号

备案序号:豫ICP备2024087660号-1 

电话:0377--62001901

南阳文广旅官网受理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61381295

举报邮箱:lyfwzx201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