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解读《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

切实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的总抓手
——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解读《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题:切实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的总抓手——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解读《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

新华社记者 施雨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全面部署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的指导性文件,是切实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的总抓手”,在国家文物局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这样概括这份文件的意义所在。

作为专门针对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中央文件,它有什么政策突破?如何做好文物合理利用这篇大文章?刘玉珠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围绕这些问题对意见进行了全面解读。

“内容亮点多、政策突破多、工作抓手多”

在刘玉珠看来,意见是“一份文物政策大礼包”,内容亮点多、政策突破多、工作抓手多,是对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全方位制度性供给,体现了文物事业改革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这份文件的突出亮点,就是把新时代文物工作、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放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来推进,既是大势使然,更是使命所在。”他说。

意见提出了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推广体系等16项主要任务。

刘玉珠说,这些任务突出4个重点,即:一是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认知传播方式,要在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革命精神谱系和文物价值传播体系取得新进展;二是健全文物保护机制,坚守文物安全底线,要在文物资源资产管理、土地储备考古前置、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国家文物督察制度等方面实现突破;三是坚持文物保护利用并重,大力推进文物合理利用,推动文物工作融入现代社会、融入生产生活,要在激发博物馆活力、鼓励社会参与、促进文物市场活跃有序发展、引导民间收藏文物保护利用等方面大胆探索、开辟新路;四是深化“一带一路”文物交流合作,要在援外文物保护工程、联合考古项目和文物外展上打造中国品牌、形成中国方案,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做好文物合理利用这篇大文章”

文物合理利用,一直是广受社会关注的话题。对此,意见也提出诸多大力推进文物合理利用的任务和举措。

据顾玉才介绍,近年来,文物部门在博物馆免费开放和青少年教育、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外人文交流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开展了不少创新实践,积累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要做好文物合理利用这篇大文章,不仅要在政策、机制上有所突破,而且要在管理、实践中有所创新。”顾玉才说。

他表示,下一步将推动解决一些文物领域长期没能解决或者不易解决的难题。要以实施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为引领,广泛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更好诠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汇聚中国力量。落实落细社会参与的相关改革举措和配套政策,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使用和运营管理,鼓励支持不同地方对文物合理利用进行差别化探索,充分释放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新潜力新动能。

他同时表示,将着力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助力革命老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按照中央部署要求,以尽早制定关于让文物活起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为重要抓手,全面谋划新时代文物合理利用和国际合作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对重点任务一件一件对账督办”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我国文物规模和博物馆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文物资源大国。据统计,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以及数量众多的民间收藏文物,全国博物馆5000余家。

面对如此庞大的资源库,我国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任务艰巨。刘玉珠表示,意见为奋力推进新时代文物工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下一步的重中之重就是抓落实、见实效。

“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举措的实化细化,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参与。”刘玉珠介绍说,意见的重点任务部门分工涉及到38个中央部门,要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盯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梯次推出具有关键性、引领性作用的细化政策和重大举措,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攻坚克难、取得实效。

加强督查督办、提高执行力,是抓好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刘玉珠表示,将建立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任务督办总台账、落实督办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关键环节和时间节点,对重点任务一件一件对账督办,努力推动各项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政策举措落地见效。


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