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2021年文化旅游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打算
2021年,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文旅融合发展的工作部署,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思路,坚持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共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3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3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3个;国家A级景区(点)47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21家;国家级乡村旅游旅游重点村3家,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37家、省级休闲观光园15家、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10家、省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1家,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态势,集聚效应初步显现。2021全年接待游客7371.07万人,实现收入318.76亿元,与2020年相比分别增长57%、40%,在全省旅游行业中处于第一方阵。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带动我市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保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2021年工作情况
(一)组织领导持续加强。市第七次党代会把文旅康养作为“一二三五十”战略布局中的十大战略之一重点培育,提出了“打造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健康养生之都”的发展目标,专门成立了文化旅游体育投资集团。各县区对文旅工作也高度重视,相继成立文旅工作专班,加强了对文旅工作的谋划推动,以文旅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成为共识。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一是高效运营市级“三馆一院”。南阳市“三馆一院”总投资18亿元,占地面积443亩,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于2020年12月29日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已累计接待游客120余万人次,并逐渐成为南阳市文化新地标。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2021年围绕庆祝建党百年,全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了广场舞展演、合唱比赛、音乐舞蹈大赛、小戏小品(曲艺)大赛、红色经典诵读、书法摄影美术大赛等活动。累计开展活动634场,受益群众达229万人次。为了更好的实施文化惠民,我局在全市开展了基层“七个一”文化活动,累计开展活动1.2万场次,受益群众205万人。“三馆一中心”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已开展活动10余场,切实把优秀资源送到社区、企业,把文化惠民落到实处。三是打造公共数字文化网络体系。我市现有“百姓文化云”“文化豫约”“南阳数字文化馆”、南阳市地方曲艺数字博物馆、指尖政务等网络平台,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数字文化网络基本建成,数字资源和服务网络互联互通。全市文化馆有数字资源30余TB,图书馆数字资源1068TB,可为全市百姓提供文化资讯、文化交流等一站式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仅“百姓文化云”注册用户达110多万人,开展各类网上文化活动1万余场,累计浏览量达850万人次。四是积极参与省级赛事活动。承办了河南省第十四届小戏小品曲艺大赛,全省13奖项中,我市共获得一等奖6个,位居全省第一。在省级合唱比赛展演中,我市荣一个特等奖,一个一等奖,广场舞比赛,我市荣获一个一等奖,三个省级先进组织奖。五是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大力推进中心城区、重点县(市、区)、重点景区、重点旅游干线厕所标准化建设,目前共新建、改建A级厕所766座,“厕所革命”成效明显。
(四)文旅行业管理稳步提升。坚持安全是文化旅游的生命线,抓好旅游交通、景区(景点)、消防和住地等方面的安全监管,狠抓重点环节安全责任的落实,强化隐患排查整改、风险防范预警、突出事故处置,确保游客安全、安心。按照《旅游法》《旅行社条例》和新修订的《河南省旅游条例》要求,坚持“依法治旅”,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快信用体系建设,重点打击各种诱导、欺骗、强迫游客消费等不法行为,为文旅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今年,我市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处理旅游投诉104起,办结104起,结案率100%。
(五)文旅新业态发展态势良好。大力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持续推动文化旅游与教育、农业、工业、体育、医疗、中医药等领域融合发展,建立旅游发展新业态。依托南阳月季、镇平荷花、新野桃花、西峡李花、内乡菊花、南召玉兰、方城牡丹、西峡猕猴桃、淅川软籽石榴、柑橘等花卉林果种植业,打造一批特色农业观光产品;加快创建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推进“旅游+康养”发展模式,南召、西峡被命名为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宛西制药、南召伏牛山天池、南阳医圣祠、丹江大观苑被命名为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积极推进“文旅+教育”,发展研学旅游,内乡县衙博物馆、内乡宝天曼景区、淅川丹江湖旅游区相继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六)文旅品牌形象稳步提升。一是宣传推介力度不断加大。叫响“四圣故里,渠首南阳”“避暑康养福地,世界月季名城”等文化旅游品牌,有针对性地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万里茶道节点城市、郑万高铁沿线城市等重点客源地开展精准营销;与郑州、西安、洛阳、襄阳等周边市建立联合宣传推介机制;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方式,扩大宣传推介渠道,多角度、全方位提高宣传效果。二是文旅品牌影响力逐步提高。通过举办世界月季大会、玉雕节、张仲景医药文化节、诸葛亮文化节、美食节等重大节会活动,积极融入文化旅游元素,提高了南阳文化旅游品牌在国际、国内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三是精品旅游线路不断完善。推出了南阳历史文化之旅、自然风光之旅、美丽乡村之旅、国色天香之旅(赏花之旅)、中医药文化游、研学游等旅游线路30余条,打造独具南阳特色的旅游产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产业统筹。由于我市一直没有制定文旅发展专项规划,造成文旅业态发展缺少有效统筹。一是发展思路缺统筹。公共服务建设方面短板明显,市级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尚未建成,流量监控、应急指挥、客源分析、综合管理等功能弱。康养与文化旅游缺少有效衔接,对“吃、住、行、游、购、娱”和“商、学、养、闲、情、体”等旅游新要素研究应用不够,新兴业态发育不足。二是运营缺统筹。部分文旅企业市场运营水平低,承载力弱,内容单调,互动性差,缺乏高水平创意策划和沉浸式和互动项目,跟不上文旅融合形势,跟不上旅游发展形势,跟不上游客心理和游客需求。三是景区间、县域间缺统筹。景区与景区之间,县与县之间缺少有效统筹,景区开发各自为政,造成景点同质化严重,产品形式单一、层次较低,缺少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
(二)缺乏主导品牌。我市虽有47家A级景区,21家4A级以上景区,数量居全省前列,但没有形成在全省、全国叫响的主题和品牌,缺乏像焦作云台山、洛阳龙门石窟、开封清明上河园等规模体量大、综合收益好、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龙头景区。市场主体散、弱、小,抗风险能力差,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下,以旅行社为代表的的文旅企业数量急剧萎缩。文化品类众多,齐头并进,但主题散乱,缺少具有唯一性的核心文化品牌和特色文创产品。
(三)缺乏政策保障。全市未制定统一的支持文化旅游企业发展的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政策,对大型文旅企业吸引力不足。现有文旅企业提档升级内生动力不足,每年计划列支的1500万元旅游宣传经费,自2019年至今一直没有拨付。
三、2022年工作打算
(一)抓统筹,强规划引领。一是加快编制发展规划。尽快完成《南阳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晰发展定位,科学编制项目规划,通过创牌子,定位副中心城市,突出在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中的渠首地位,以南阳北部独山、鸭河、五朵山、老界岭为康养区域,着力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二是打造中心城区龙头。以中心城区为依托,围绕一河两岸,携河发展,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串联独山、紫山、蒲山和麒麟湖、鸭河等近郊山水资源,打造城市近郊生态休闲文旅项目集群。发掘范蠡故里、黄山遗址等资源,提升医圣祠、卧龙岗、南阳古城、南阳府衙、张衡博物馆、中国月季博览园、世界月季大观园等景区品质。围绕一河两岸加大工作力度,打造城市中央游憩区。把中心城区打造成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点互相衬托的市民后花园,成为500万人口城市休闲度假的目的地。三是加强市级统筹指导。指导每个县市区在提升现有景区的基础上,差异化互补发展。统筹宝天曼、五朵山、大别山、伏牛山等资源开发,指导淅川县提升渠首、荆紫关古镇旅游,南召开发军工小镇工业游,社旗发展信义文化游,内乡围绕牧原开展食品加工产业游,形成错位竞争,构筑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四是引导县域均衡突破。按照全域旅游要求,突出抓好乡村游。把山水人文的符号注入到现有景区形成文旅节点,用南水北调、白河两岸、铁路、高速公路为线,联珠成串,做好全域旅游的顶层设计。五是统筹文物保护利用。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推进考古遗址发掘研究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动考古走向大众。围绕更好发挥文博场馆社会教育功能,创新文物展示手段,吸引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参观和研学。举办年度全市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让文物“活”起来。
(二)抓品牌,强营销宣传。一是突出“一水一圣”(南水北调、医圣)品牌。打响“调水源头地”牌子,加强与南水北调沿线4省市的文旅交流与合作,发挥京宛牵手优势,以省级部门为主导,建设南水北调沿渠千里文化走廊,在干渠沿线4省14市建设南水北调公园,把南水北调、月季花、中医药等元素融入公园中,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对南水北调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指示精神,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遵循规律、坚持节水优先、坚持经济合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国家水网的要求,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吸引游客探源渠首,近距离感受南水北调工程。围绕“中医疗养看南阳,中医康养到南阳”的目标,以“康养伏牛山”作为突破口,全力培育康养旅游新业态。制订中医药康养融合标准,内容涵盖康养旅游产品、康养旅游服务、康养旅游设施及智慧康养的标准化建设等。建立规范查、医、护、药、疗、健六个环节,引领河南乃至全国的康养旅游发展。打响“康养伏牛山 感受中医之美”品牌,计划明年召开省级以上的康养融合发展高层论坛,举办康养产品交易会。进一步弘扬仲景精神,叫响医圣故里品牌。加大艺术创作培育,创排一大批各类文艺作品,讲好仲景故事特别是中医传承故事,全面展现市委市政府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上的成绩,让群众感受中医文化、保护中医、享受中医、爱上中医,推动形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到南阳”的良好氛围。推动中医、中药与文旅、乡村振兴等元素融合,打造以环境美化、自然观光、美丽乡村为主的“养眼”观光产品;以健康养生、运动康体、户外自驾为主的“养身”休闲产品;以历史文化、圣贤文化、中医文化为主的“养心”文化产品。二是设计文旅精品线路。有机整合串联景区景点,推出南阳历史文化之旅、中医药文化之旅、自然风光之旅、美丽乡村之旅、国色天香之旅(赏花之旅)等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等多品种、多品牌、差异化的旅游产品。三是线下营销抓好节会。着力抓好玉雕节、张仲景医药节、诸葛亮文化节等节会品牌,加强民俗非遗的发掘,培育开发重阳文化节、范蠡财神节、社旗关公文化旅游节。结合月季、艾草、玉雕等特色产业,发展产业专题、专项的赏花会、品香会、交易会,以会促产。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博览会、推介会、招商会,带着卖点、带着任务主动走出去对接洽谈。四是线上推介抓好组合。用好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工具,打造经典IP,用互联网助力南阳优势文化的表达。
(三)抓项目,强产业融合。强化项目引领,以工业化理念办好文旅项目。一是确保重点项目早日完工。强力推进老界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卧龙岗文化园、仲景医药文化传承基地、世界月季大观园、建业文旅综合体,积极推进南阳古城保护利用、黄山遗址公园、丹江湖旅游区等一批特色鲜明、主题突出、业态新颖,对周边资源具有整合带动功能、对旅游线路具有支撑作用、对区域发展具有拉动能力的重点文旅项目建设。二是打造一批康养旅游基地。着力培育休闲+中医+中药的康养模式,把护、医、疗结合起来,把中医元素融入到景区,做出档次做出特色,不仅有硬件建设,还要开发丰富的文化产品,为中医药康养旅游提供载体和精品景点。利用五朵山、宝天曼、老界岭、鸭河等山区和近水地区的好山水、好空气、好环境、好人文等资源优势,打造一批以避暑度假养生、生态文化体验、休闲观光度假、特色医疗养生保健为特色的康养基地。三是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基地。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在伏牛山、大别山区域,抓好全域乡村旅游,结合乡村振兴,挖掘文化内涵,推进以西峡垱子岭村、南召铁佛寺村、桐柏磨沟村、内乡吴垭村、宛城画家村、社旗周庄村、邓州韩营村等传统村落民居为重点,打造一批旅居融合、旅养融合的乡村旅游特色村,建设一批连城带乡、产城融合的特色文旅小镇,催生一批特色民宿、乡村微度假综合体,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四是打造一批研学旅游基地。加强谋划,做好设计、定位、设施提升,打造活动模式,培育研学教员。依托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策划规划一批红色研学旅游基地和研学旅游线路产品。提升府衙和南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重点规划建设红二十五军长征精神营地、南水北调精神营地和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营地,形成五大特色研学旅行营地。突出打造南阳市博物馆、卧龙文化园、医圣祠文化园、南阳月季博览园、鸭河口水库、内乡县衙、内乡宝天曼、恐龙遗迹园、老界岭、淮源十大精品研学旅行基地。以五大营地、十大基地为龙头,辐射带动全市研学旅游快速发展。
(四)抓基础,强服务质量。一是建成智慧旅游平台。与头部信息企业合作,建基础平台,制作手机APP,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做到旅游管理、产业监测、指挥调度一张网,实现“一部手机游南阳”,全面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为游客提供全程化、个性化、便利化的智能服务。二是提高公共服务效能。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舞台艺术送基层”、“戏曲进校园”等文化惠民工程,推进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培育基层文化志愿者队伍,推动公共文化供需精准对接、服务更加高效,不断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生活幸福感。三是加快完善交通设施。围绕服务游客、便捷交通的目标,积极推动建设航空、铁路、公路、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的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全面贯通景区之间、景城之间、景区与主干公路之间的连接,完善提升伏牛山和丹江湖区域旅游道路,着力构建畅通便捷、优美整洁的旅游交通网络。对各旅游景区周边的乡村和沿线道路进行特色化打造,建设一批旅游景观大道。持续抓好各高速口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旅游标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四是大力研发“南阳礼物”。依托南阳特有的产品,做好外宣用品、旅游纪念品、商务交往“伴手礼”的设计和开发,加大对玉雕、烙画、石猴等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做好南阳文物的复制、再造,打造南阳文创礼物,从而生产一批做工精细、文化附加值高、具有南阳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提升文旅产业的基础支撑。五是做优做强宾馆酒店。紧盯“吃住行游购娱”,围绕快捷、方便、提档升级的目标,强化管理,强化硬件投入,督导营业主体不断提升酒店住宿、餐饮服务、购物消费品质,提供更加人性化服务。推动宾馆酒店品牌化管理、连锁化经营,举办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六是优化文旅市场环境。在强化文旅市场质量和安全监管上持续用力,坚决守牢政治安全和生产安全底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毫不放松抓好文化和旅游领域疫情防控,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强化对各类文旅阵地管理和文旅活动内容审查,严把政治关、导向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五)抓队伍,强发展动力。一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开展观念作风提升行动,着力整治思想懈怠、标准不高、落实不力、担当不够、要求不严等问题,思想观念解放大讨论,打造一支党性强、素质高、作风硬的干部队伍,为推动文广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开展文化志愿者进景区活动,加强对导游、文化志愿者、基层文艺骨干的培训、辅导、教育工作,推出一批旅游大师、导游名师和营销网红大咖。三是建立文旅发展智库。用好华谊兄弟、巅峰智业、博鳌文创等来宛投资的文创企业智力资源,聘请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强、学术造诣深、具业界权威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南阳文旅策划顾问。建强旅游行业协会,吸纳业界尖子,用好本地人才,从而为南阳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围绕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结合市委市政府对我市文化旅游事业定位,市文广旅局重点谋划了2022年几项重点工作。
(一)打造文化旅游节会品牌。一是按照“打造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健康养生之都”目标,加强与省文旅厅对接,计划举办省级以上规模的高层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论坛暨康养产品交易会。二是将镇平玉雕节作为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示范项目,提格升级,由省文旅厅主办,市文广旅局、镇平县协办,打造国际性高规格玉文化展示、交流、交易平台。三是打响渠首文旅品牌,举办南水北调源头文化旅游节。四是突出南阳汉文化底色,打造张衡、张仲景、诸葛亮祭拜大典节庆品牌,并以此为引领,延长以“汉文化”为中心的汉代礼仪、汉代服饰、汉代饮食、汉代礼物文创产业链条,贯通文创资源端、创意研发端、生产销售端,实现特色文化、文创产业传承创新发展。
(二)建设以南水北调渠首为源头的千里文化走廊。依托京宛合作平台,加强干渠沿线城市联动。一是在南水北调沿线主要城市规划合建主题公园,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宣传总书记关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理念,突出节水、统筹的主题。二是在南水北调沿线城市(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南阳)开展南水北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三是与北京顺义区博物馆联合开展种子品质创新及种子安全为主题的馆际交流。
(三)强化文旅发展基础建设。一是与腾讯公司开展合作,建立集电子商务、远程销售、虚拟旅游、投诉反馈、智能监控智慧旅游平台,开发“一部手机游南阳”智慧旅游软件。并以此为契机,加强与腾讯全面合作,推动腾讯部分大数据中心落地南阳。
二是对重点支持景区创4A、5A,星级宾馆创4星、5星,智慧景区升钻,通过以奖代补,推动现有文旅企业提档升级。三是突出全域旅游理念,按照“全域景区化,全时景区化”,在中心城区街区开发、市政项目建设、路标路识设置等方面兼顾文化旅游功能的嵌入,促进全域旅游建设。
(四)加强南阳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一是组建专班,深入开展南阳特色文化研究,以两汉看南阳为主体,加强楚汉文化、“四圣”文化、官德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商埠文化、根亲文化研究。二是高标准建设一批文旅康养基地,打造一批研学旅游基地,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三是加强南阳非遗文化的开发保护利用,扶持一批例如镇平玉雕、南阳烙画、方城黄石砚等“南阳礼物”,设立奖励资金,支持相关企业对南阳文化产提品档升级,作为“中原礼物”进行打造,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
(五)加强南阳文化旅游常态化宣传推介。统筹各县区文化旅游资源和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统一规划包装,对南阳文化旅游品牌实施信息化、大数据、精准化的全媒体推广。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万里茶道节点城市、郑万高铁沿线城市等重点客源地开展精准营销。
四、工作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强市领导小组议事作用,促进文化旅游领域法规、规章、规划及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及时、有效地解决文旅强市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据不同部门职能分工和资源优势,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统筹协调部门和社会有效资源,共建共有,努力实现政策制定协同化、资源配置最优化、服务管理集约化的目标,发挥文旅强市建设的综合效益。
(二)纳入绩效考核。为有效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实现文化旅游及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目标,建议把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含项目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及市直相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考核结果要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加大资金支持。建议设立南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政策奖励、宣传推介、资源开发、项目补助等,支持南阳文旅事业发展,对国家、省扶持奖励的重点产业项目,在国家、省奖励的基础上,市级按规定给予一定的奖励支持。用好文旅体投资平台,鼓励各级金融机构降低文旅项目信贷门槛,给予融资支持,纾解文旅企业资金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