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2020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各项决策和部署,紧扣文旅强市发展主题,在党的引领下,创新思路和理念,以考古的大发现大发掘,推动文旅的大发展、大繁荣。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的通知》(中发〔2019〕5号)和《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关于做好省委报送2020年度工作报告的提醒通知》(豫办函〔2020〕52号》的文件要求,我局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2020年年度工作报告如下:

一、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工作

一是注重思想政治建设,提升党建核心的引领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定期组织一把手和领导干部上党课。二是担当作为,履行党组书记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基层党组织书记“一岗双责”、机关党委推进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指导各支部开展党建工作。三是注重党的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堡垒的向心力。制定《党建规章制度汇编》,规范党组织建设标准,压实管党治管责任。成立机关党委、工会、等党群团组织,配齐党务干部。四是以党建引领,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聚焦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市委文旅专项“1+2+N”项目,做好项目相关行政审批事项。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优化“放管服”服务流程、办理时限和信息公开。聚焦“三馆一院”文化场馆建设,于2020年底顺利对外开放,同时带动村级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各县、区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五是以党建为引领,高质量完成重点任务。精准选派第一书记,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开启。配合环保部门高质量做好景区、景点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频次,提升企业风险管理等级,全方位推进文化执法监督、扫黑除恶、社区治理、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领域的党建工作。

二、2020年度工作情况

(一)聚焦重大文化设施建设。一是突出依法依规。市局认真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中具体细则,鼓励、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设施建设,培育壮大文旅非营利性组织。积极落实和宣传《南阳市文物保护条例》规定,圆满完成第八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遴选申报工作,全市共申报49个项目,位居全省前列。强力推进市委文旅专项“1+2+N”项目,做好卧龙岗恢复项目和古城项目文物保护和行政审批事项。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优化“放管服”服务流程、办理时限和信息公开。二是突出重大文化场馆打造。支持打造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二期工程,推进南阳文创大厦、南阳府衙新莽造币厂陈列馆,不断加大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三是突出重点文化场馆投入使用。以“三馆一院”文化场馆建设为引领,带动村级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七个一”标准,拉大文化强市的格局,推动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二)聚焦文艺繁荣振兴。疫情期间,我局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创作《六圣进酒》《寒冬里的白玉兰》《党中央发号令》等文艺作品136部,充实群众精神生活,增强信心,鼓舞士气,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役贡献精神力量。一是加强创作引领。召开艺术创作工作会,把好文艺创作政治导向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开展文艺工作。二是繁荣艺术创作。组织文艺人才队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一批有影响的文艺作品。其中《菊花山下有座衙》《守望》等剧本入选全国剧本征集名录。三是开展惠民活动。举办我市庆祝建党99周年优秀艺术作品展演、南阳市第九届戏剧大赛,将文化艺术、文化享受送到市民身边。全年,为基层带来了2300余场文艺演出活动,积极传播党的声音和主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聚焦文化品牌提升。加强对全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阐发,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基石。一是加快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充分利用中国先秦史学会认定“南阳是中华文明探源核心区”的金字招牌,对黄山、“不见冢”、岩石文(岩画)、楚长城、万里茶道、王子朝奔楚、丝绸之路、社旗毛堂、楚始都、汉画像石等遗址遗迹的发掘、研究,黄山遗址已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序列。二是加快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将南阳楚长城纳入国家长城公园建设,将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纪念地纳入国家长征公园建设。三是加快遗址公园建设和申遗工作。推动南阳黄山遗址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策划岩石文、黄山遗址、万里茶道、汉画、楚长城、丝绸之路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四)聚焦文旅融合发展。一是提升中心城区吸引力。按照“景城同建 文旅兴城”的理念,整合汉代遗址和文物遗存,以卧龙岗文化园创5A级景区为抓手,建设两汉文化主题景区、文化街区,着力打造“大汉名城”。加快南阳古城项目建设,提升南阳府衙、医圣祠、张衡博物馆、月季大观园等景区品质。二是提升红色文化吸引力。以南阳市烈士陵园、方城县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纪念地、镇平彭雪枫纪念馆、桐柏革命纪念馆、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等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为打造重点,同时加强与周边省、市红色旅游区域协作,共同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三是提升对外宣传和交流。利用“北京对口地区旅游合作促进平台”“北京国际旅游数据博览会”等会议平台,做好南阳专场和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持续在《河南日报》《南阳日报》等传统媒体进行文旅专题报道。着力打造玉雕节、张仲景医药节、诸葛亮文化节、重阳文化节等节会品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文化旅游类展会节庆活动。

(五)聚焦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转化。一是完善机制。继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群众反馈机制,鼓励全市文化旅游场所向群众免费或降低收费,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旅产品,持续实施“舞台艺术送基层”“戏曲进校园”等文化惠民工程。二是拉动宣传。充分利用市民文化广场等文化阵地,定期举办组织有影响的群众文化活动,打造“梅城之声”等文化品牌,继续开展“春满中原”“全民阅读”“唱响白河”等群众文化活动。三是云上服务,百姓受益。将“百姓文化南阳云”作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民生工程,通过微信公众号、网上直播回播等方式,1000余名乡村广场舞爱好者在网上得到培训,200余节培训课程可通过云上服务播放。四是加强文化广电和旅游市场安全稳定。积极开展“闪电”专项行动,向“黑广播”出重拳,不断强化全市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和广告监管。推动全市4A级以上景区创建“钻石级”智慧景区。制定《南阳市旅游行业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并迅速行动,压实责任、确保安全稳定。

(六)聚焦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年实现旅游人数4703.04万人,恢复到62%,实现收入227.115亿元,恢复到46%。一是突出科学规划,优化发展环境。制定《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系统2020~2022年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组建六个专项小组,强力推进文旅专项“1+2+N”项目(1个龙头项目,2个标志性项目,N个支撑项目)建设,推出三十项重要举措,确定县(市、区)重点工作项目。编制《南阳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等系列规划,出台《南阳市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办法》。二是突出项目带动,加速转型升级。按照“1+2+N”的思路,确定一个龙头(西峡老界岭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两个标志性(卧龙岗武侯祠文化园、南阳古城)和淅川丹江湖创国家5A景区、社旗古镇、鸭河七彩欢乐谷生态休闲度假庄园等6个重点项目。三是突出产业融合,培植文旅新业态。积极推进“文化旅游+康养”,培育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南召、西峡县两家全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宛西制药、南召伏牛山天池、南阳医圣祠、丹江大观苑4家省级中医药旅游示范基地。培育研学旅游,建设内乡博物馆、内乡宝天曼和淅川丹江湖渠首景区3家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等。

三、存在问题

(一)文旅融合力度还不够。文旅产业发展涉及部门多,职能撒,老观念、旧观念急需强力纠正,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速度较缓慢,缺少高水平的专家智囊团,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二)文旅资源开发利用还不够。我市丰富的历史、红色、生态、民俗等文化资源,没能活化转化成可视、可感、可传播的文化旅游产品,尤其是万里茶道、黄山遗址、岩石文、不见冢楚长城、南阳丝绸之路文化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文旅产业优势。

(三)资金保障还不够到位。文化旅游企业对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的需求大,但当前财政投入不足,融资乏力,市级文旅投公司未组建,旅游宣传、营销经费相对不足。各级运用现代金融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与金融机构对接合作不够深入,缺乏市场化的投融资平台机制和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

四、2021年度工作谋划

2021年,我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布局谋篇,着力推动文化旅游强市建设,根据《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系统2020~2022年重点工作指导意见》和组建的六个专项小组,强力推进文旅专项“1+2+N”项目建设,充分发掘南阳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极推动文广旅招引工程,着力在“六抓六强六打磨”上下功夫,在全市各县市区形成竞赛高潮,比项目资料、比投资数量、比工程进度、比融合力度、比队伍建设等,推动各县市区选准文旅融合的精品景点景区打造,持续助推南阳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一)践行“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文旅强市”发展格局,对标、落实我局制定的“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继续瞄准一个目标。建设国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创新“全文旅”与“+文旅”两个理念。筑牢“文化、生态、康养”三大支撑。做好“文史、山水、源起、圣贤”四篇文章。打造五条旅游精品长线。

(二)文明探源,积极纳入“黄河大合唱”。一是充分利用中国先秦史学会认定“南阳是中华文明探源核心区”的金字招牌,对岩石文(岩画)遗址遗迹、黄山遗址、楚长城、丝绸之路、楚始都等遗址的发掘、研究,推动中华文明探源。二是打造世界级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黄山遗址、不见冢遗址、岩石文、古宛城、汉冶铁遗址、十里庙遗址、楚长城、八里桥遗址等考古遗址公园。三是积极向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汇报反映,将我市重要文化遗址的发掘研究工作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课题,把我市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有关项目纳入全省黄河文化保护利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大合唱”之中。四是积极参与、策划万里茶道、楚长城、岩石文(岩画)、丝绸之路、汉画、黄山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借力提升南阳文化的国内国际地位。建立万里茶道申遗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成立万里茶道申遗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申遗工作的领导,保障申遗工作经费投入,完善协同配合申遗工作机制,为申遗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三)优化文化广电和旅游管理。对现有1家5A级景区、19家4A级旅游景区进行全面优化提升,督促指导方城县,淅川县做好创建成为省级旅游示范县的工作,确保创建成效。做好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休闲观光园区和乡村旅游创客基地的推荐工作。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以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为题材,推进长征、长城公园建设。搞好文化活态传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和优秀文化的开发展示,挖掘和释放南阳文化的时代价值。推荐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5~8家,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1~2家,休闲观光园区2~3家,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1~2家。做好两会期间安全播放、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强化广播电视广告监管和互联网试节目监测以及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

(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宣传推介。积极主动争取和筹措资金,同时落实“放管服”改革,持续做好审批事项承接、清理、下放、信息公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投资。成立独立法人的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借力国家政策,积极实施文旅大招商,做好南阳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持续在《探索发现》《河南日报》《南阳日报》等栏目和媒体进行南阳文化旅游资源专题报道,打造文旅高地。

(五)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舞台艺术送基层演出1800场,持续开展全民阅读等群众文化活动。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以市级两馆为中心馆,县级两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分馆,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乡镇(街道)、村(社区)等文化服务中心按照“七个一”标准实现全部达标。扶持培育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鼓励支持建设市级以上非遗示范性展馆,支持重点非遗产业发展。